上一篇不是才說要去從軍報國一個星期嗎?怎麼在今天還有時間在做十公里計時?其實這一切都是拜龍王颱風所賜,在這個時間的動員及教召全部取消,所以就當做是撿到的長假吧。然而因為諸多因素一直到下午才決定要回花蓮(其實是怕被老板發現沒教召),決定要回花蓮後就去十全車行買了個附有外袋的攜車袋,回到家後離火車開車時間16:40只剩下四十分鐘...。
行李上肩,車袋繫在原後車袋的位置,就匆匆忙忙的出發了。原本還想說左營站會不會有可以搭的車,可以讓我不要跑那麼遠,但是天不從人願,最近的一班車竟然是16:41的電聯車...。看來分明是挑戰我短程衝刺的能力嘛,不管了衝吧。一衝直衝上了中華陸橋,以前對於陸橋或是橋之類的,都還會覺得有難度,要換個檔,現在...加轉速直接衝吧,雖然實力不好但是還不至於被陸橋欺負的。一路上的紅綠燈也還算和藹可親,只有兩三處要停下來考驗我減速後再加速的能力,果然在花了約略二十分鐘左右就到達高雄後火車站。一路上除了覺得背著背包很不舒服外,覺得最麻煩的大概就是褲子吧,因為穿著一般的籃球褲而不是慣穿的車褲,所以覺得褲管一直擺來擺去的摩擦,實在是很不舒服。
雖然只花了二十分鐘騎來火車站,但是還有一個更大的挑戰那就是裝車。雖然有了攜車袋,也從網路上和十全車行那得知如何來裝車,但是實際上要裝又不是那麼一回事了。就看我一個人在那將前後輪都拆下來後,拿著車架在那裡轉來轉去,左推右擠的。怎麼用就是無法將整台車全部裝進去,不是多露出個車手要不然就是整個後變露在外面進不去。最後看了看時間我竟然花了十多分鐘在裝車!心想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先買了車票,就將車子提上二樓剪票處。剪票人員到是沒有多找我麻煩,連票都沒有看就要我直接過去了,真是感謝啊~因為提著車還要拿票剪票實在是很麻煩的一件事。很奇怪我怎麼不是用背的嗎?因為我實在來不及啊~,什麼東西都沒有弄好,連車子都沒有完整的裝進去,整個後變組都在外頭和大家SAY HELLO。所以攜車袋上的背帶那些當然都沒有用好,當然只能夠用提的,還好我的車不算太重,不然等我提上火車,手大概也就癈了。
返家的車是自強號,我搭乘的是新式的柴電自強號,他每一節車箱都有殘障人士輪椅的專屬停車位,那個也剛好成為我愛車的停放地。而且還有個椅子可以坐,對我這個買不到座位的人而言,這樣子的待遇已經是好的超乎我想像了。回家之路很漫長,足足有五個小時之久,在過了南洲後車上也不再擁擠後,我就仔細研究我的裝車方式,反正我時間多的是,慢慢裝車吧,果然在摸索實驗了許久,終於把整台車很完整的裝進攜車袋之中,而且不會有零件外露的情形,原來只要抓到訣竅就容易的多了。重點在於
1.前後輪一定要拆下來,並且要記得放進攜車袋中。(這個好像很癈話,但是遇上白痴如我就會想要不拆車裝進去)
2.車子一定是倒立的。(車店老板娘竟然和我說是正放,好在我沒有這麼做,不然我後變就慘了)
3.車手要轉個九十度。(更大的車袋或許不用吧,但是我的攜車袋沒有轉九十度裝不進去)
4.所附的固定帶一定要記得綁上。(不然很容易有碰撞的情形)
5.我除了拆前後輪外沒有調整或拆下任何零件(包括沒有調座艙的高度),但是我不確定別種車袋是否要調整或拆下。
這次用攜車袋的心得就大約如此,不過我也只有用過這一種,對於其它種的設計就不太清楚,也許會有不同的地方吧,最後還是做個記號以便下次的裝車。火車過了台東後,車上的人更少了,於是我就帶著我的愛車往車箱前進,結果他一台車就會佔用掉兩個座位的腳踏處,變成了想要和車子坐一起是件很困難的事,這也提醒了我,若是想要攜車坐火車,可能是逃脫不了站的命運,要不然就是要有兩個座位,不然想要只買一個座位又要放車實在是件很難的事。不過倒是忘了試將座位旋轉過來後會有多大的空間。台灣對於單車騎士的運輸方式愈來愈友善,像上次從恆春回來,和這次搭乘自強號,對我而言都是不錯的經歷,相較於其它先進的經驗而言,我算是幸運的。也希望政府在這方面多有著墨,這樣子也有助於單車旅遊的推廣。
漫漫長路,總算是回到花蓮吉安。背著愛車上下月台,果然比起用提的省了許多力氣。出了月台後就在候車大廳裝車,雖然吉安只是個小小小站,但是此舉還是頗引人注目。組完車後就踏上了回家的路...
爸~媽~我回來了~
ps.結果他們以為我從高雄騎回來而訝異不已....Orz
本日騎乘:13.44Km
本日時間:31M47S
里程:1558Km+17Km
總計時間:58H22M
左營到火車站
騎乘時間:21M52S
平均時速:28.01Km/HR
最高時速:49.6Km/HR
里程:10.20Km
火車站到家
騎乘時間:9M55S
平均時速:20.37Km/HR
最高時速:35.4Km/HR
里程:3.24Km
心跳管理(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