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從2005/04/15到2012/04/15不知不覺我已經踏上踏板已經有七個寒暑了,當初會回到踏板上其實只是一場籃球的鬥牛...。我的自行車的生活就是從這場鬥牛下萌生起騎車的種子。籃球和自行車又有什麼樣的關聯性?讓我們繼續看下去(盛竹如語氣)。

在2005年時當時還是一個普通普通的上班族,還帶點莫名的體力自信,總是認為自己退伍沒多久,體重雖然重了點(其實那時體重應該是破百),但是體能應該還不錯吧。在一場朋友邀約的籃球跑去打鬥牛,結果三分不到,注意不是三分鐘哦,是對手在短短不到一分鐘得分三分,然後我就已經感覺我快吐了,在場邊緩和的走了五六圈後才好一點。心中不斷的OS是,我有這麼糟糕嗎?以前高中時可以打籃球打一整個下午的體力跑去哪了?體重雖然在幾個星期前看到99後就沒有再量過了(其實是逃避心理會逃避相機和體重計)。一邊緩和走,心中不斷的思考著以前的體能是怎麼培養的。突然想起以前高中天天都單車通勤,每天最少快20公里的通勤距離,一星期下來最少也有百公里的通勤量,這應該是我高中體能好的關鍵吧,心中默默的萌生起再來騎單車培養體能的念頭。


和大家都差不多的是自從十八歲有機車駕照後就幾乎沒在騎自行車了,所以也就是十年左右的時間都沒有騎自行車,隔了這麼久的時間,自行車不知道有什麼樣的演化和進步,反正就先上網查吧。後來查詢的結果知道了現在自行車已經不太一樣了,也去了幾家車店看看,不看還好,一看!哇~!為什麼公路車沒有變速撥桿了?(因為已經改成手變了啊)。為什麼一台運動用的入門公路車就要一萬五!?(手變還只是2200的OCR3)。這台車會唱歌嗎?還有自行車要價七八萬的,可以不用踩就會跑嗎?(不用踩就會踩的車就不叫自行車了)。我一直以為腳踏車還是一台三千元就很棒的年代已經很久遠了,以前一台捷安特有四五千元就不得了,在同儕中簡直就能飛天盾地了。

後來找到了四維路上的長鬃山羊王老板的店,買了第一台車。其實我很想買公路車的,我想要有速度感,但是一台四五萬元的車,不是沒錢買,而是完全不能夠理解車的價值為何。最後買了一台HARO的登山車,重新開始了我單車的生活。當時影響我騎車最多的大概就是王老板了吧,他的騎車的態度一直是我所學習的方向。再來就是當時還沒單車熱前的肥油貓的BLOG了吧,他激情熱血的文章也給了我許多鼓勵和力量,這也促成了我寫這個BLOG的動力之一,他讓我知道平凡的上班族也可以變的很厲害,至少我當時是這麼覺得。那平凡如我是否也能夠創造出屬於我的傳奇呢?

登山車騎了三個月後,瞭解了車子的價格、零配件間的等級、車種的差異,最重要的是我獲了得健康,這不僅來自於體能的上升及體重的下降,而是我在騎車之中找到了能夠成為我終身興趣的運動。後來就訂了新的公路車也就是當初一開始看上的那台藍色LiteSpeed,不選捷安特或是美利達的理由是和不想和大家一樣,更重要的是我可以謊報價格,不然同型車滿街都是,一下子就會被視破買高價車而被唸。好吧,騎車是個好活動,又不是吃喝嫖賭偶而買台好車不過份的,不然號稱錢坑的眾多興趣很少是花錢又能同時有健康的。就請身旁的另一半多多支持一下吧。
(延伸閱讀:登山車時期。)

2005/07/01開始了我的公路車人生,登山車就此塵封(?)。不~我的登山車後來給我爸騎,也讓老爸也產生了騎車的樂趣,老爸後來中風了不能夠騎,不過後來復健後騎著他的特製三輪車還是到處趴趴走,他以他中風後的身軀還能從花蓮騎到台東去哩。登山車後來就變我娘在騎,不過適合我尺寸的車子對身材嬌小的娘還是略大了些,不過她後來也買了她自己的車子,並且還參加環島團,環島了一圈回來。我娘很厲害啊,我都還沒有環過島,她已經環島一圈回來了。車子最後變成我小弟在騎,身為賣肝工程師的小弟,也多次打電話尋問騎車的姿式和騎乘的問題,也就知道他假日時也沒少騎就是了。大弟雖然剛好沒有因那台登山車而種下騎車的種子,不過後來2010年時因為花東賽缺補給人員故,也讓他一腳踏進自行車的世界之中。我還可以算是個稱職的自行車推廣者吧,最少也拉了四五個人下海XD。

而我的公路車人生就從和北大武車隊的水底寮開始,想當年也是弱的歪七扭八,青青菜菜就被隊上五六十歲的老人巴的亂七八糟的(沒錯就是老蔡和老金)。跟著他們在每一次的練習中學習到很多,他們也許會謙虛的說他們什麼都沒教,但是跟在他們的身後,看著他們騎車的背影,順暢的踩踏及穩健的速度就能夠學習到後多東西。那時的心中在想,等我到了他們這個年紀時,是否還能夠保有他們現在所擁有對騎車的熱情呢?看著他們的身影,和後來某銀行的不老騎士,就知道不老的不是身體而是在於自己的那顆不老的心。


2005/09/17首次參加比賽,是場從屏東市出發到恒春的關山的小比賽,不過當時感覺好厲害的感覺。成績當然是慘到一個極點,你要一個剛從百公斤的胖子瘦下來後要什麼表現?能夠完賽就很了不起了,不過也讓我體驗到了,原來強者好多好多,我還有很多地方可以學哩。

(說實在的這個人數比我們自己辦的北大武賽的人數還少。)

2006/04/15第一次的參加台灣自行車年度盛事花東賽,雖然成績不是很理想,但是還是跑完了。二日總合成績為104/108,二日加總成績為8*11'45"15,而和我一名之差的是誰大家知道嗎?總排第105名的是自由鳶的小張,他以8*12'12"23的成績排在我後面一名,我們兩個人只差了不到30秒的時間。這是小張和我實力最接近的一次了。

(別懷疑,2006年時競賽組全部就只有這麼多人三百人不到。)

2007/05/26這是首次的騎車距離超越200公里,我騎車近二年後才有機會騎乘二百公里的長途行程,這也是首次高雄到墾丁來回,當天騎了二百多公里的路程,只有爽快二個字可以形容。沿途不斷每個人都放話說下次這種行程就別找我了,不過其實大約幾週後再約還是有人會要去的。

(左起麵線、瀚宗、老金、小小吳、我(傲鷹)、小喬。)

2007/08/28在高雄美術館發生車禍,被一位開車溜狗的婦人疑似惡意擦撞,左肱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因癒合不良在2008年初再動一次手術。有人問說會不會心理有障礙?變的不敢騎車,不過我後來的行動都做了最好的註解。

2008/04/14開始恢復騎。身材又變胖了,不過還好不是恢復之前百公斤樣,大約是85公斤左右,不過慘的是身材完全的走樣,又開始從頭開始練習起,心肺、迴轉、騎姿等等,大家都對我給予鼓勵,不過每一個都隨隨便便海放我就是了XD。這次的恢復及復健花了近一年的時間,其中艱辛的程度實不足為外人道也。


2009/04/25第二次參加花東賽。和2006不同的是以年齡分組出發,比賽人數已經不是以前只有三四百人眾,而是千人的數量。這次的名次在分組大約排在前二十名左右,比起之前只能求完賽有著不錯的進步。不過我覺得我還是有很大的空間可以進步,我不因此成績而滿意,我還想往前前進。


2009/11/23開始自己辦比賽玩了,第一屆水瓶座盃北大武賽,感謝高高屏地區對自行車熱愛的廠商及車友一同共相盛舉。雖然什麼都沒有,但是算是還不錯的一次比賽。


2010年整年算是我比較得意的一年,為了花東賽整整的準備了近六個月,從基礎期每月近二千的騎乘,到後來縮減到約一個月一千左右,但是強度都有拉高,所以在比賽時也獲得還不錯的成績。而其中最要感謝的是小張和阿富,從一開始買車到現在已經五年,而原本LiteSpeed的車不論是在零件或是車架都到達一個極限,而在小張借我車架,阿富借我全車的零件之下,組成了我的新戰駒,LiteSpeed樂透號,這台車後來隨我征戰南北。


四月份時太陽瘋的車友們辦了一場聯誼賽,原本看了看參賽名單,最少最少有四五個會比我強的車友,再怎麼樣也輪不到我拿第一名的。結果一位沒來,另一位斷變速線只剩下二段變速,呼聲最高的坤弘則是距離終點前三公里斷鍊,而我努力不放棄到最後的結果讓我拿下這次聯誼賽的第一名,這也讓我明白說,自行車很殘酷,殘酷到沒出場名次其實大約都排的出來了,但是不放棄堅持到最後還是會有奇蹟發生,我不能期待奇蹟每次都出現,但是我可以每次都堅持到最後。後來花東賽時第二天,雖然摔車了、受傷了、脫離集團了,我依然堅持不放棄,後來也拿下好成績,我知道這次不是奇蹟,而是我堅持到最後的結果。


今年也做了不少別人覺得瘋狂的事。過年前直接從高雄騎回花蓮過年,這也是首次超長距離的騎乘,大約為330公里左右。


不過這還不是最長程的,在五月底時還來了一次一日高北,每次都看人乘著北風一日北高,我偏要和別人不同我就是要來個一日高北。費時14.5個小時,騎乘時間快12小時,騎了371公里,還附帶了一千五百公尺的爬升量,然後休息一天後比賽竟然還拿下佳績,這個應該是我這時最顛峰的時候吧。其實最得意的是在登山賽中拿下好成績,因為我總是覺得自己胖,爬坡沒什麼優勢,沒想到還能有不錯的成績。


因為參加的比賽次數多,原本不認識的人到後來也都認識了,像賈斯汀、阿勇、世鑫、憲書等,後來也都從競爭的對手轉變成相知相惜的好朋友,我比賽不是在拚把對手幹掉,而是在享受著在極限中還能夠回應及攻擊的那種快感,實力相當的比賽才好玩。有點像玩十三隻,對手自以為拿了鐵支可以釘死我時,而我手上還有一把同花順的感覺,雖然不是把把都能贏,但是這樣子有來有往的感覺才刺激。後來下半年度因為都沒什麼安排休息,在身心上都有些疲倦,下半年度的表現開始往下掉,而且有些倦怠感出現。

因為今年表現的不錯,後來加入了大田公司的VOLANDO車隊,變成了受到了贊助的選手,後來的練車才變的更加的積極起來。不過在11月份的自己辦的第二屆北大武登山賽結束下山時,因愰神(?!)直接衝下山,掉下約二層樓下的山溝中,還出動了消防人員才將我從山溝中拉了上來。但是這時我做了件大家都想打我的事,因為我隨身都會帶相機記錄騎車中的點點滴滴,而我被抬回到地面時第一件事竟然是拿出我的相機要人拍起來...(當時所有人頭上都有烏鴉飛過)。然後事發之後我完全不記得這件事,還直嚷嚷我才不會做這麼蠢的事,結果拿出相機一看只想挖個洞把自己埋起來。


2011年因為掉下山的關係,整個訓練的流程被打亂,基礎期建立的不足,讓今年的比賽總是在不斷落漆中演出。一方面是自己沒有好好的準備,二方面也是對手和以前也不同了。之前的大絕招衝刺到了菁英組中只能算是基本技能,而他們除了會我的大絕招外,還會一堆我沒有的技能,讓自己今年一整年的比賽都在DSQ中和DNF渡過,不過即便是這樣也沒擊潰我的信心,在這一年之中更明白自己缺少的是什麼,要加強的是什麼?

今年參加的比賽不少,自己感覺比較好的大概就是五月份的武嶺吧,雖然在成績上是DSQ的,但是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武嶺從地理中心碑起算也可以在3個半小時內的成績,雖然很多人成績都比我好很多,但是之前要騎四個多小時的我,這實在是對自己的一個很大的肯定,只要練習我也是可以到3個半小時內的。


另外還有十一月份的台灣盃,這場是場震撼教育的比賽,雖然國內的選手佔了一半以上,但是實際上都是外國車隊在主導的比賽,不論是騎乘的節奏和風格,還有攻擊的力道和強度都是前所未見的,真的是讓我大開眼界,也讓我這個井底之蛙知道了世界有多大,也讓自己知道自己其實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我還沒有到達極限,我還可以再進步的。


十月份代表花蓮縣參加了全國運動大會,參加的項目我做了許多嚐試,除了公路賽計時賽外,我還報名參加了場地賽。其實參加場地賽是因為白家銘和楊教練所辦的熱血單車場地同好會之故,讓我這毎從未接觸過場地賽的門外漢也有機會參加,其實在報名全運會場地賽之前我是從來都沒有騎過場地車的,更別說比賽了,還好除了楊教練、翁教練及曾教練的對於我這個外縣市的選手也毫不吝指導外,也感謝花蓮的羅名材羅教練情義相挺,將其愛車借給我這個門外漢以供比賽之用。雖然都是平時熟悉的練車伙伴,不過到了賽場上還是要見真章啦!不過若是我這種臨時抱佛腳的門外漢都可以有好成績的話,那對於他們辛勤苦練的人是很殘酷的。現實不是漫畫,我只是出場陪榜的人,上場參加去當分母的人,除了見識到真正的選手辛苦外,也能夠明白他們一次又一次,不斷的練習只為了出場的那一刻。


後來開始了2012年的準備,我在11月份幾乎沒什麼騎車,做了一次快一個月的休息,以保持我對訓練的熱情,12月份就開始了基礎期的練習,練習到東石的超商店員以為我是剛搬來的居民...,火雞肉飯也吃了好多次,楓港更是快成為灶腳般的去處,這一切一切只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有更堅強的實力來面對挑戰。


2012我的一個月份的練習量比起小張老板一年的騎乘量還多(笑),除了常常和申騰的人練習外,也常和坤宏及小毅一起增加練習量。而VOLANDO TEAM今年也加入了許多強而有力的隊友HANK、阿修、享裕、瑞隆、航順,讓我們的隊伍更加的整齊一致而且強而有力,看了看隊伍之中我竟然是最弱的一位,最弱不打緊,拖累了隊友就麻煩了,為了能夠和大家一起發揮到極限,我更加努力的讓自己精進,讓自己更能夠有更佳的競爭力。

雖然練習不致於到沒日沒夜,但是除了三月份感冒減量外,其實每個月的訓練時間皆不低於八十小時。我不是想說我有多厲害還是多努力,而是我想說我很想提升我自己,有時練習感覺停滯不前時,我也會說些喪氣話,坤弘這時就會飛來一句說:那你別練好了,練這麼多還對自己沒自信。坤弘的鼓勵總是一針見血的戳中自己最軟弱的部份。

我總會認為自己年紀比較大,比較容易達到極限,或是在沒有進步時失志。但是其實數據會說話,在某次騎乘北大武,那天狀況其實感覺差到爆炸的地步,後來還覺得後輪破胎(自己找理由中),結果那天爬北大武竟然是我爬北大武有史以來的最佳成績。先別說狀況差,用的還是練習用的輪組,之前爬最快那次用的是瞎貓。雖然成績還是比很多人慢很多,但是讓我自己知道我還是慢慢的在進步,我並沒有到達極限,讓我跳脫出年齡限制實力的框框,人的進步最後都有一個極限存在,但是我知道我還沒達到。

3月份因為淋雨連續感冒休息了快二星期,正當要加緊練習恢復時,神開了我一個大玩笑,可能平常牛肉吃太多,吸收了太多瘦肉精,發了張年度禁賽卡給我,不過還是感謝,還好不是終身停賽卡或是人生登出卡給我。不過這次也傷的不小,左肱骨整個粉碎性骨折、右肱骨骨折、左鎖骨骨折、左肋三四八九十骨折、左掌拇指骨折、左髖骨挖骨骨折。除了感謝徐醫生的盡心盡力的協助,也感謝各位好友的關心及協助,這些我都放在心中。而VOLANDO TEAM的隊友們,這次無法和大家一起戰鬥了,能否連我的份一起努力呢?

有人問說:你年紀也不小了,為何還這麼辛苦的在練習?是想變國手嗎?國手我這輩子在自行車項目應該是無緣了,我沒有想變國手,我只想做我自己,獨一無二的自己,而不是在多年後的說我若是當年那時如何如何,就能怎樣怎樣。我不要以後再來說以前如何,我活在當下,創造的就是現在。也有人這麼問:練車又沒錢賺,那練那麼辛苦做什麼?

其實練車只是興趣,就像有人打籃球可以投一整個下午的三分線,一次又一次的練習,只為了能在關鍵時刻發揮他自己最大的優勢。有人的休閒是打電動,那有人打電動有人付錢要你打了嗎?我練車是因為我覺得騎車很快樂,一個人騎有一個人騎的快樂,一群人騎有一群人騎的樂趣,平路有平路好玩的地方,爬坡也有力竭後的快感,有時騎快有時騎慢,有時累個半死有時吃到撐死,我喜歡騎車,這就是我騎車的理由。我想等我這次傷好了,我還是會繼續騎下去吧。

延伸閱讀:
2012,騎車邁入第七年了 - 楊盛健的追憶錄(上)
2012,騎車邁入第七年了 - 楊盛健的追憶錄(下)
AQBIK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傲空之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